联播+|广西考察中 总书记要求紧扣这条主线
联播+|广西考察中 总书记要求紧扣这条主线 时间:2025-04-05 13:36:58
通过打好稳岗组合拳,2020年我们帮助12606名昭通贫困群众实现就业。
陈升洪说:今年冻坏的表非常多,光是枫园廉租房和春晖小区估算都有五六百户,从冰凌灾害以来,公司安排了四个维修组,抢修漏点,并进入小区和住户,挨家挨户的顺着修好。在金家堰塘滋露小区,刘友贤和他的工友已经干了十五六小时的抢修工作了,这里小区住户的水表基本被冻坏了,水不停的往外冒,为了减少水流失,早日让小区住户正常供水,直到夜间10点时,他们仍没有吃晚饭。
据陈升洪介绍,这次低温冰雪天气导致城区不少小区的水表被冻坏,水管爆裂,抢修任务非常繁重,每天都会接到上千个市民拨打的抢修电话,他们在接到抢修任务后,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抢修作业。当记者离开时,已经是夜间12点了,夜间的气温变得更低,但维修工人他们却始仍然守在维修一线,为了千家万户市民早日实现正常供水,他们始终冒着严寒,默默的工作着。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当我们下班回家打开炉子享受天伦感受家的温暖的时候,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舍弃和家人团聚的日子,早出晚归,奔走在大街小巷,只为把冰雪灾害给我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让广大市民正常用水。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们把整个中心城区分为四个片区,兵分四路,成立四个维修组挨家挨户进行抢修。1月12日20时,记者跟随昭通市供排水公司的值班人员来到枫园小区,这里是北片区水管和水表冻坏最多的小区之一。
陈升洪和其他两位师傅从早上8时30分就来到小区抢修水管,更换冻坏的水表,除了吃饭时间,他们在屋顶上一直开展抢修作业,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汗和水早已把他们衣服和鞋子打湿,脸和手也被冻得通红当记者离开时,已经是夜间12点了,夜间的气温变得更低,但维修工人他们却始仍然守在维修一线,为了千家万户市民早日实现正常供水,他们始终冒着严寒,默默的工作着。坚定不移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路子,在北部8个县市区高标准、规范化规划建设的600万亩竹产业基地已建成450万亩、投产177.8万亩。
投入各类帮扶资金11.92亿元,其中财政援助资金8.22亿元,社会帮扶资金3.7亿元。各位记者朋友,十三五时期是昭通发展历程上极不平凡的5年,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视察昭通重要指示精神,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保持资金投入力度。社工服务有介入,派出社工督导22人次,开展心理辅导、社会服务等工作,引导安置区搬迁贫困户转市民。
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特别是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我们开展了七大加力行动,做到两保持、三加强,进一步提升东西部扶贫协作质量。一是坚持双统领双保障双推进,创新实践133工作思路。
四是突出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文章。在具体工作中,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强化政治担当,切实履职作为,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大决战面对艰巨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我们坚持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牢牢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全力以赴打好打赢脱贫攻坚大决战。对项目建设中改造对象确定、资金管理使用、档案管理、工程质量、竣工验收等政策进行明确。昭通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的乌蒙山区腹地,是集革命老区、地震灾区、散居民族地区、生态敏感脆弱地区为一体的深度贫困地区。
市住建局建立了旬上报、月调度、季通报工作制度,全面掌握工作进度情况,加大对各县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督促检查力度,实施到村到组到户的指导巡查,推进工程规范实施,确保各县区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按照一户一方案要求建设达标。从原来住的低矮、阴暗的危房搬到了宽敞、明亮、安全的小洋房。疫情期间,一方面,我们通过专车专列点对点、一站式组织昭通群众返岗复工。昭通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朱大庆主持新闻发布会昭通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朱大庆: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同志们:大家上午好。
三是思想认识、身份转型发生巨大变化,农民变成了市民。三是尽锐出战,推动各级干部力量向脱贫攻坚战一线集结。
发布会现场1月19日上午,昭通市召开第二场昭通之变系列新闻发布会,本场为昭通市脱贫攻坚专场,发布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五是全力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与东莞市、中山市签订1+8框架协议,建立1+11+N等帮扶模式,东莞中山两市47个镇街、185个村(社区)、810家企业在昭通开展对口帮扶,114所学校、52家医院结对帮扶昭通103所学校、44家医院。挖掘和整合援派医生背后的医院资源,在驻点医院科室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培训技术,协助昭通市县两级医院建立神经外科、眼科、儿科、ICU等,填补昭通市多项医疗空白,带动治疗体系的建立。我们坚持把劳动力有序稳定转移就业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招,按照近抓转移就业为主、远抓产业培育支撑的思路,坚持从提高组织化程度入手,推动劳动力有计划、有层次、有保障地转移就业。我们坚持以新理念新机制新技术引领新发展,充分借鉴云南烟草发展模式和经验,按照良种良法、高度组织化和集约化模式、党支部+合作社三个全覆盖的要求,充分发挥海升10万亩高标准苹果示范园的标杆引领作用,全市苹果种植面积近80万亩、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攻坚冲刺,昭通奋力夺取了脱贫攻坚大决战决定性胜利,全市185.07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123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0个贫困县全部摘帽,高质量交出了脱贫攻坚昭通答卷,昭通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变成历史记忆,数百万昭通各族人民梦寐以求的小康生活正在变成美好现实。2017年至2020年,东莞投入专项职业教育资金总额2.98亿元,帮助昭通市5701名困难学生到东莞就读职业学校。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是昭通最大的市情实际。有效促进不能外出务工的搬迁群众就近就业。
目前,已入住商家1400余户,发展餐饮、超市、批发市场、金融网点、物流、家政等商贸服务业。五年来,中山市以强大的组织动员力、卓越的创新创业精神,开创了东西部扶贫协作领域的多个第一:在广东省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六个城市中,率先推动对口帮扶四县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
二是牢牢扛起主体责任,切实强化市县抓落实工作机制。5年来,我们按照以房找人、以户对房,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要求,新建和改造农村住房55.89万户,农村群众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今天的发布人,他们是:昭通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扶贫办主任苏世攀先生,昭通市搬迁安置局局长刘兴发先生,广东省第五扶贫协作工作组副组长、昭通市委副秘书长吴春国先生,广东省第六扶贫协作工作组副组长、昭通市委副秘书长曾庆文先生,昭通市住建局副局长李永林先生。2020年以来,全市因洪涝灾害受损的850户民房(包含4类重点对象257户)、巧家县在5.18地震中受损的315户民房已全部修缮或者重建完毕,于去年10月份已全部入住。一是扣好精准识别第一粒扣子,2017年,我们以动态管理为契机,组织2.36万名干部,用近4个月的时间,对129.73万户529.03万农村人口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全面精准的锁定未脱贫对象27.5万户113.37万人,系统全面建立起全市农村户籍、住房、教育、卫生、低保等各方面的信息台账。我们坚持以商引商工作思路,重点建设了大关县筇竹(扶贫)产业示范园、大关县高原特色农业加工聚集区和盐津县绿源食品工业园,配套建设现代化的农产品冷链加工物流基地,通过园区经济效应,构筑上下游产业互补共生的业态环境,推动昭通特色种养,将优势资源转变为优势产业。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东莞结对帮扶昭通的6个县区在2015年末时,贫困人口82.18万人,占昭通贫困人口总量73.41%。
全面实行干部联系支部、支部委员联系党员、党员联系贫困群众的责任体系,累计创建达标党支部11624个、占98.6%,整顿提升127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努力推动党的组织无处不在、作用无处不发挥,不断筑牢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大决战的战斗堡垒。5年来,东莞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2.68亿元,社会帮扶资金5.73亿元。
率先建成云南省首个县域内整体120院前急救体系,建立昭通市首个县域内设立博士专家工作站的心血管介入手术室。恒大、万科、新沪商、兴业证券和省烟草公司、三峡集团、香港招商局集团等知名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助力昭通脱贫攻坚,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7.76亿元,极大改善了我市贫困地区交通、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条件,有力促进了高原特色产业发展。
从2016年开始,我们对口帮扶盐津、大关、永善和绥江四个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党的建设统领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双统领,强化铁的纪律和硬的作风双保障,努力实现党的建设和脱贫攻坚双推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提升党建引领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三个组织化程度,以党建引领的高度组织化,促进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应邀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云南日报、春城晚报、昭通日报、昭通广播电视台,中国发展网、北纬29°、昭通新闻网、昭通市政府网以及微昭通、昭通发布的记者、编辑,欢迎你们。
市、县、乡3级分别成立了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组和工作机构,落实了专班专人负责,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引导东莞华坚鞋业、中山兴中集团等企业在昭投资61.22亿元。
帮助销售农特产品11.18亿元。二是突出做好产业培育文章。
十三五期间,全市住建系统共开展农村危房改造督查检查152次。各位记者,今天的发布会全面介绍了我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主要措施、实践经验、特色亮点和下一步工作打算,也介绍了东西结对帮扶昭通各方面的成效和亮点。